2023年11月27日上午,第三届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了精彩纷呈的主旨报告会。报告会遵循冯天瑜先生提出的文化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体系对长江文化展开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研讨,聚焦“循文化生态之系统观 究长江文化理论之基”这一主题,围绕长江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天文时间、地质时间、历史时间、人文时间”以及“生物时间”“中国式现代化时间”等研究视角,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树成,德国汉学家、美学家、特里尔大学教授Karl-Heinz Pohl(卜松山),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教授贺云翱,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傅才武等五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演讲。报告会由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樊志宏博士主持。
(一)
主旨报告开场之前,会议深切缅怀了著名历史人文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和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代表研讨会的主要承办方,简要总结回顾了冯天瑜先生近十来年对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研究与发展工作的成就与贡献。他们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文明以及长江文化重新进入学术视野,并逐步得到政界、产业界及社会各界的深入认同,冯天瑜先生为此做出了引领性、奠基性的贡献。其中主要包括:
1.2012年春,冯先生向武汉市发改委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纲要编写组提议,将“长江文明”作为武汉的文化战略核心。
2.2012年春夏之交,冯先生与弟子傅才武院长在东湖宾馆向时任武汉市长唐良智同志建言长江文明传承弘扬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和全盘采纳。会见后,傅院长与市发改委联合提出包括三个核心项目的工作方案,即兴建长江文明馆、举办大河对话国际论坛、组建长江文明高等级研究院,被市政府采纳。
3.在冯先生的积极建言和学术引领推动下,长江文明馆于2015年在园博园落成开放;大河对话国际论坛由武汉市政府于2016年举办了首届会议,由武汉市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8年联合主办了第二届会议,成为迄今为止具有武汉特有标识的最高规格国际性会议;冯先生出席大河论坛,并作《自然与人文双优的长江文明》的主题演讲。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在批复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文件中,明确要求武汉着力推进长江文明保护与传承。
4.2017年春季,在武汉市委关于长江新区选址问题的专家会议上,冯先生提出了“天文时间、地质时间、历史时间和人文时间”的系统分析框架,指引联合研究团队对武汉市域的地脉、水脉、历史文脉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为武汉市的空间规划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骨架支撑。
5.2021年9月,冯先生与弟子马志亮、丁援合著的《长江文明》正式出版,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方向指引。
6.2022年6月,冯先生与傅才武教授向省市领导上书,建议要尽快在武汉选址建立“长江国家博物馆”,得到湖北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批示。
7.2022年8月,冯先生与傅才武教授向省市政府上书《打造“万里长江第一桥”博物馆树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核心标识的建议》,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批示并致谢。
8.2022年下半年,冯先生指导樊志宏和张薇教授、张学标秘书长等研究起草的《关于在武汉规划建设长江国家博物馆的建议》,获得时任国务院领导批示,为长江国家博物馆落户武汉提供了理论学术支撑。
在做了以上回顾缅怀后,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和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向会议发出倡议:希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能够承继冯天瑜先生的遗志,沿着先生的足迹将长江文明、长江文化的研究持续推进下去。
(二)
樊志宏博士在主持主旨报告开场白环节,首先简要介绍了他学习冯天瑜先生《中华文化生态论纲》专著的体会,以及本次主旨报告的整体安排。
他指出,文化生态系统理论是我们研究长江文明、长江文化乃至大河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大命题的关键性基础理论支撑。所以,本次研讨会主旨演讲主题的整体安排,就是循着冯先生关于文化生态系统理论的论述纲领、研究体系,所做的一次初步的跨领域、跨系统学术交流尝试。
(三)
桂建芳院士以一个渔业科技工作者的自谓,对长江文化中的渔文化与渔业发展的“中国智慧”进行了阐释。桂院士指出长江江湖复合生态系统滋养了中华文明的主体文化之一—长江文化,也奠定了中国渔业和水产养殖的水及其生物基础,催开了中国几千年渔业发展的历史源头。几千年文明发展的漫漫长路,创造了中国从“捕”到“养”璀璨的渔文化和水产养殖的古老智慧,留下了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如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从“吃鱼难”到“食有鱼”,也逐步确立了“蓝色粮仓”的大国地位;新时代的渔业也经历了从“追求高产”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在全球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是长江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也开启了长江渔业从“捕”到“养”再到“护”的新策略,是新时代中国智慧对世界的新贡献。他认为,已经转型和正在变革的蓝色渔业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长江大保护”、“大食物观”等的引领下,将为中国和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也必将在长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樊志宏总结道,研讨会邀请桂院士到会演讲,就是希望桂院士引领跨学科探讨下“生物时间”视野下的长江文化源远流长。长江文明及文化中的稻作、渔业、中药、茶、桑蚕等原生形态,都属于长江文明中的“生物时间”呈现。中国式现代化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需要基于“生物时间”来探索构建新的生态文明。
(四)
谢树成院士认为科学如山、文化如水,地学最有潜力实现科学与文化的融合。他总结了地学文化“真”、“善”、“美”的特质,指出地学文化的基础是地球科学,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重点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度剖析了地学与长江文化的关系:一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与大江大河流域的区位条件密不可分。二是地质过程形成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造成了我国东与西、南与北的分异,季风与西风的相互作用则形成了长江中游的气候独特性。三是大地貌和降雨格局的变化反映出地球深部过程对表层过程的影响,这使得长江中游一万三千年来在干旱与湿润中交替变化,也通过水的变化实现了对水稻的驯化种植,进而推动了文明的形成,对楚文化的诞生和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并影响了楚地人类社会的农业、水利、生活、宗教等。四是大地貌和降雨格局的变化带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干湿交替,还催生了复杂的、具有国家性质的社会的形成,也直接影响了古文化空间的变迁。最后,谢院士提出湖北省做大做强“长江”品牌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是从国家战略上党中央非常关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长江文化建设,二是湖北省在“水”(流域生态环境、区域水文条件)、“碳”(湿地等碳汇)、“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强大资源优势。他建议加快推动“地学与长江文化”融合发展,并谋划设立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交叉融合(水、“双碳”目标、长江文化三位一体)的国家实验室。
樊志宏总结道,谢院士所演讲的就是“地质时间”视野下的长江文化。包括冯先生在内的很多历史人文大家都认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超稳态、和平性等特质,与中国特有的地质地理山水格局高度相关。如何解析地质地理格局在文化特质形成中的作用机理与互动逻辑;如何基于长江——这一冯先生所说的横跨在北纬30度文明发生带上的大河——地质地理的特殊性与一般性,探究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人类初始文明与现代文明等之间的关系,是长江文明及文化研究应该持续深入探讨的“元问题”。
(五)
卜松山教授提出要通过跨文化对话探索文化传播新思路。他从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冰山模型、文化的价值及认同谈起,阐述了跨文化对话的背景及其内涵,并对跨文化对话进行了方法论的思考,认为跨文化对话涉及如何开展、影响变量的参数、局限性、有利条件等,具体包括对话双方的关系、语言、历史经验、象征定位、种族中心态度、用自身理想去评判对方现实、相似性陷阱、意识形态的普遍主义的信念、历史相对主义、师生关系等十个方面。卜松山教授进而提出跨文化对话需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对我们自身标准的历史反思与自觉;二是了解对方文化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其价值体系的逻辑;三是寻求共同理念;四是改变视角的开放性,拥有向对方开放的态度和迎纳的意愿。
樊志宏总结道,今天的主旨报告就是一场典型的跨文化对话,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对话;二是中欧文化研究的对话。在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中,每个子系统或个体之间的适应性“对话”,都是有益于系统整体的,也是有利于每个个体的。
(六)
贺云翱教授指出,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念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时代命题的过程、现代实践价值和战略性指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体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同时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念的实践要求贺云翱教授认为,“长江文化”作为一个特定学术概念和学术体系,其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至21世纪初形成研究高潮。其研究兴起的原因:一是得益于长江流域若干考古新发现;二是得益于当时的思想解放和区域发展及区域文化复兴需求的推动。但是,将长江文化的学术研究引向“传承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则是来自于党中央实施“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4日在南京召开的第三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及相关工作指示。这也是“长江文化”的当代认知。
贺教授提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统筹建设,能够促进东、中、西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同时联动南、北两翼的“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及“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发挥“中枢”“脊梁”“协同”的关键作用。他认为,万年以上持续发展的长江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质,它既呈现出历史创造性,也蕴含着现代文明性。当代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最佳途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时代命题具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发展是践行这些时代命题的必然工作使命。
贺教授在大会上呼吁:我们要努力践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与“长江经济带”同步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期待中央把长江流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先行区;祝愿“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发展”大业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乃至“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实践做出创造性贡献。
樊志宏总结道,贺教授带领我遨游了长江的历史时间和人文时间。如何延续这两个时间,会同好地质地理、天文气候、生物时间等,共同走进中国式现代化时间,这是我们研究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所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七)
傅才武教授指出,长江作为“母亲河”的集体记忆,构筑了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基底。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发达完备的稻作经济结构,维持了中华民族的人口繁衍和民族文化传承;长江稻作文化与黄河麦作文化的循环流动,形成了支撑中华文化五千年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傅教授认为族群的文化记忆,是民族国家和个人价值的基石,因此要基于长江流域的民族集体记忆,发挥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一是开放长江,因为长江文化具有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独特品质,支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开放;二是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发挥长江“心脏地带”的功能作用;三是在数字信息时代,要发挥长江作为中华文化代表性符号的世界传播价值。傅教授提出,长江流域“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的丰富的实证,建构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文化资本)的深厚根基,长江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樊志宏院长在总结点评中指出,期望借助此次研讨会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运用文化生态系统理论来研究长江文化,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提供新的学术支撑、新的理论洞见、新的现实指引;也期望能借此机会,推动形成长江文化研究队伍持续壮大,结成更为广泛的“学术知识共同体”,为大河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育成,做出长江的独有贡献。
(哲学所、科研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