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83年3月,是武汉市唯一的综合性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武汉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核心智库榜单成员,位于中国城市社科院第一方阵,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城市社科院,省、市级文明单位。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编制84人,在职人员68人,退休人员75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47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25人,博士16人,硕士17人。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内设12个部门:办公室、科研组织管理处、政治处、《学习与实践》编辑部、社会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所、文化与历史研究所、政治与法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农村与生态研究所、经济与金融研究所。设立了武汉市全面深化改革评估中心、武汉市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基地和《武汉社会科学》编辑部、《大江学术》编辑部、《光谷科技金融》编辑部等学术传播机构。
四十年来,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并重,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围绕武汉全市中心工作,为中共武汉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推进理论创新,联合攻关;积极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库。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近20项,省部级课题近百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得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近百次,中宣部及省市“五个一工程奖”10余次,省市优秀社科成果奖150多项。院刊《学习与实践》连续10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名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类期刊前列;《武汉社会科学》是武汉地区武汉问题研究的权威性辑刊;“大江学术”学术公众号是服务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社科学术平台。院编发《领导参阅》《全球智库动态》《意识形态研究专报》《疫情舆情研究专报》等内参,获得省市领导肯定和关注。近年来我院与高校、领军企业、高端智库等近10家单位建立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构建完善“理论研究 实践服务 政策参谋”三位一体的科研服务体系,聚焦服务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打造学术研究及传播的新矩阵、新平台、新链条,为加快建设枢纽型智库,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贡献理论力量。
现任领导班子:
樊志宏 党组书记、院长
袁超越 党组成员、副院长
董实忠 党组成员、副院长
刘水平 党组成员、副院长
【办公室】
联系电话:82630092 82614501
传真:82630092
【科研组织管理处】
联系电话:82618026
【政治处】
联系电话:82630893(组织人事)
82634680(机关党委)
82602869(工会)
【《学习与实践》编辑部】
联系电话:82350700
【社会学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人口社会学研究等。
联系电话:82634689
【哲学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与文化传播,科技创新与科学哲学,文化转化与创新,中国哲学等。
联系电话:82636415
【文化与历史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武汉城市文化,武汉城市史,辛亥革命史,长江文化,文化产业研究等。
联系电话:82636402
【政治与法学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武汉法治建设,城市治理现代化,公共政策制定与评估,党的建设现代化,武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
联系电话:82636443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
联系电话:82801655
【区域经济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武汉区域经济,长江流域经济,武汉都市圈和中部崛起研究等。
联系电话:82636483
【农村与生态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乡村振兴与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等。
联系电话:82602725
【经济与金融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产业经济,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城市化,城市金融,区域创新体系等。
联系电话:8263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