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公益一类,正局级。武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合署办公。主要职责:一是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并重,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二是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三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推进理论创新,联合攻关。四是积极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库。
全院编制数90个(含社联学会工作部6个),截止目前,我院在职人数77人(含社联学会工作部3人),离退休人数71人。现有内设机构13个,分别是办公室、科研组织管理处、政治处、社科联学会工作部、《学习与实践》编辑部、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哲学研究所、文化与历史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政治与法学研究所、农村与生态研究所。2015年以来分别设立“武汉市全面深化改革评估中心”、“武汉市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研究中心”。目前,全院有专业技术人员53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为33人,曾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5人,省市政府专项津贴19人次,市管优秀专家6人,省管专家1人。
30多年来,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着重培育了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学科、推出了一批紧贴武汉发展实际的优秀成果、培养了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旗帜引路、科研立院”的方针,以科研工作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武汉市改革发展大局,开展各项工作,积极“辅助决策、服务社会”。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6项,国际合作项目7项,荣获中宣部、省市“五个一工程奖”10余项,省市优秀社科成果奖150多项。5年以来,院刊《学习与实践》名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类期刊前列;出版学术专著30多部。先后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城市社科院。
现任领导班子:
樊志宏 党组书记、院长
袁超越 党组成员、副院长
湛红好 党组成员、副院长
刘海虹 副院长
【办公室】
联系电话:院 办:82630092 82614501
传 真: 82630092
【科研组织管理处】
联系电话:82618026
【政治处】
联系电话:82630893(组织人事)
82634680(机关党委)
82602869(工会)
【《学习与实践》编辑部】
联系电话:82350700 82635470
【社联学会工作部】
联系电话:82616612
【哲学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哲学研究、文化哲学、生态哲学研究等。
联系电话:82636415
【文化与历史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汉城市文化研究,武汉城市史研究,辛亥革命研究等。
联系电话:82636402
【政治与法学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汉法制建设、武汉行政体制改革、武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城市公共管理研究等。
联系电话:82636443
【区域经济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汉区域经济,武汉城市圈和中部崛起研究,长江流域经济研究等。
联系电话:82636483
【经济与金融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形势分析,城市产业发展等。
联系电话:82636447
【社会学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心理,人口社会学研究等。
联系电话:82634689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科学发展观研究,党的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应用研究等。
联系电话:82614521
【农村与生态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与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等。
联系电话:8260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