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哲学 蒋天文
长江流域是中华农耕文明育成的两大摇篮之一,是世界农耕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千百年来留下了大量的农耕文化遗产,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耕文化的记忆空间日益边缘化、破碎化,很多只能深藏于山重水远处、僻野乡村里、古道驿所旁、传说习俗中,部分甚至有“休眠、失活”的风险。
湖北地区是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水稻、茶、中药材、桑蚕、淡水鱼及蔬菜等的驯化和繁育过程中都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为了传承保护和创新长江流域农耕文化,有必要在湖北规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系列农耕文化园,大力发掘农耕文化记忆片段,构建农耕文化IP体系,从而凝练长江文化的重要标识。
■ 以长江流域为主要源头的中华农耕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和根基性的传承价值
中华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优秀文化提供了丰富滋养,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与传播提供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中国传统农业形成“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朴素观念,其核心要义就是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因时因地因物制宜、遵守准则规范秩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农耕文化的精髓,衍生了“仁爱”“守正”等思想观念和“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孕育出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很多学者认为,中华优秀文化对世界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天人合一”思想。游牧文化逐水草而居,其文化源头是“征服”,很难产生这种基于“仁爱”的思想。
长江流域是中华农耕文化两大起源之一,为中华农耕文化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为中华文明赓续不绝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根据已发现的考古遗址分析,长江流域1万年前就出现了“水田”稻作农业,如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了1万年前的水稻,还发现了古老的稻田。目前,全国考古发现早于8000年的水稻农业遗址共有16处,其中14处遗址位于长江流域。长江稻作文化与黄河粟(麦)作文化分隔南北,差异互补,形成了“(长)江(黄)河互济”的稳定性格局,构建了同一文化系统的内部大循环,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纠偏功能。在新石器革命中,长江流域的人类驯化了品种多样的野生动植物,如稻米、茶叶、水牛、猪、狗、吐丝蚕、中药材,以及草鱼、鲢鱼、鳙鱼、青鱼等水生动物和菱角、芡实、茭白等水生植物。在稻作农业发展成型之后,长江流域的畜牧业和纺织业开始出现并逐渐繁荣,这从年代较晚的农业遗迹中出现驯化兽骨和石制纺织器械得到证实。在漫长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人民不仅发展完善了农业技术,还围绕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
湖北是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为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萌芽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为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核心资源。起源于长江流域的数种作物,其初始培育者或集大成者,都在湖北,如史书记载,炎帝神农诞生于烈山(湖北随州市厉山镇),他创造耕作、种植五谷、品尝百草、兴贸易,开创华夏农耕文明;传说中首创种桑养蚕、抽丝编绢的嫘祖,其故里就在湖北远安县嫘祖镇,民间皆以其为蚕神;精于茶道著有《茶经》一书的茶圣陆羽,是湖北天门人;编写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医圣的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长江流域湖北段独特的人文、地理、气候等条件,形成了诸多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景观和物候现象,如长江三峡生物多样性、湖泊和湿地、高原农耕、特色民居、宗教农业等。湖北现今还保存着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耕物候文化遗产,如省域内有众多与农业有关的考古遗址,以屈家岭遗址最为著名;“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和“湖北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位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70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各种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少,如炎帝神农传说、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随州神农祭典、宜昌“泥仓子”田祭等。
■ 建设荆楚农耕物候文化园,有利于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促进湖北高质量发展
建设荆楚农耕物候文化园,有利于保护好长江流域中华文明“基因库”。长江流域农耕物候文化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留下了成体系的记忆空间,它们所浓缩形成的人类文明基因长片段,已经作为基础性部分深深植入了人类文明生命体中。尽管农耕物候文化当下已经很少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是从更长历史时段来看,历史所累积下的所有人类文明基因片段都担负着维护人类文明生命体永续性的保障功能使命。建设荆楚农耕物候文化园,能够有效发掘和整理这些农耕文化的基因片段,并通过现代技术加强保护,使之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
建设荆楚农耕物候文化园,有利于弘扬创新荆楚农耕文化价值,促进湖北高质量发展。农耕文化为农业农村农民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底蕴支撑。通过优秀农耕文化的现代化,将人文地理、遗产保护、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相关的发展主题融合在一起,探索走出新时代农耕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激活荆楚农耕文化“基因”,构建荆楚农耕文化IP体系
整合荆楚农耕文化资源,激活荆楚农耕文化“基因”。一是建设荆楚农耕物候博物馆,发掘与保护农耕文化遗产。湖北农耕文化遗产丰富、类型多种多样、传承悠久、功能价值独特、影响辐射全国,通过建设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形式的博物馆,聚合形成农耕文明的“基因库”。二是组建农耕文明研究院或学院,传承与研究农耕文化。组织一批相关研究人员和农耕文化爱好者,结合考古探索,分析农耕文化功能原理、历史底蕴、发展脉络和传承体系,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三是建设线上农耕物候文化园,推进农耕物候文化数字化现代化。深入挖掘农耕物候文化的时代元素和艺术元素,延伸周边产业链,运用新科技建设互动式虚拟展厅或网上展厅,生产数字藏品,以新科技新业态促进传统农耕文化焕发生机活力。
构建荆楚农耕文化IP体系,打造“工农文旅研”融合品牌。打造一批具有长江流域湖北特色的农耕物候文化IP,围绕每个IP形成产业链,创建名优品牌,创造新的价值。一是建设农耕物候人文地理主题公园,形成景观品牌园区。选定湖北境内有代表性的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气候条件等,规划建设相应的主题公园,以“农耕剧场”等形式将物候现象和农耕文明有机融合为一体,留下一批代表长江文化的珍贵记忆符号,建成“荆楚珍品”。二是打造农耕物候物产公园,形成物产品牌园区。精选起源于湖北的作物,如稻、茶、药、丝、麻、鱼、水生植物等,整理完善这些作物与相关名人(陆羽、李时珍、嫘祖等)的典故,与武汉农创中心合作攻关改良种子(种苗),园区集成种植、养殖、加工、科研、互动体验、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放大经济、生态、文化、科教效应,塑造“荆楚源品”。三是建造地域特色产业品牌记忆园,形成产业品牌园区。筛选长江流域湖北段的标识性产品,通过与地理标志、物候标志认定相结合,给地域产业品牌赋予文化内涵,结合特色城镇、特色村庄建设形成综合性园区,打造“荆楚良品”。
(作者单位: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