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这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举措。202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电影发展专门规划《“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出台,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承办过金鸡奖和百花奖的“双奖之城”,武汉应深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电影产业,使之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 电影产业是国际大都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加速器
电影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电影中的经典场景、经典故事和时尚元素被提取并使用在城市生活中,由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成为产业链的一部分,极大地影响城市发展。
首先,电影是世界公认的“第七艺术”,是彰显特定文化价值的艺术形态,也是公共领域大众日常的消费方式,对促进文化消费升级影响巨大。其次,电影对文化产业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围绕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以及关联场景,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餐饮服务、网络剧场、沉浸式产业、剧本杀、AR/VR等电影产业链。再次,电影是声光电综合的技术,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其发展也必然要靠科技来推动。电影激发了科技创新动能,提供了新产业布局的良好机遇,预留了大量创新创业空间。最后,作为高度融合的艺术形式,电影具有跨界传播功能,成为塑造城市形象扩大传播影响的重要手段。
纵观国内外,电影产业发展路径各有不同。美国从“电影企业”全产业链发展到“电影产业”全产业链;加拿大是借力好莱坞与保护本土特色电影的双螺旋发展;日本主要是模仿与学习美国;韩国电影则从政府严格管控到自由开放。而中国自有特别国情,电影产业头部城市在发展电影方面有诸多特点:
一是高位规划电影产业发展。国内电影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大多有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应的电影产业扶持政策。二是着重制作推广一体化和产城融合互动化发展。电影产业中,制作和推广是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一些城市抓住这两个环节,大力发展电影产业。三是强化电影产业技术创新引领和政策保障托底。“电影+”“网络+”成为电影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疫后文化振兴政策则为电影产业保驾护航。
■ 武汉具备成为国际性电影产业基地的优越条件
武汉有优质的电影文化土壤,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经济社会基础优良,具备成为国际性电影产业基地的优越条件,有能力成为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方热土。
一是武汉电影IP资源丰富。武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青铜文化、知音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诗词文化、商贸文化、工业文化、革命文化、科教文化、创新文化汇聚。其中知音、三国、商贸等历史文化,辛亥革命、武汉保卫战等历史事件,屈原、岳飞、李白、张之洞等历史人物,都是世界级电影IP。
二是武汉城市文化兼容并包。武汉集中国传统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地理三大中心于一体,各种文化的汇聚与交融,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文化圈层和生活印记,留下了风格迥异的建筑街区和风土人情,给电影的品位、气质、审美的创作预设了多样的选择。
三是武汉电影文化历史悠久。1905年秋,江夏人、京剧大师谭鑫培出演《定军山》开启中国电影元年。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汉阳人、戏法艺人朱连魁冒着生命危险实地拍摄《武汉战争》,开中国新闻纪录片和军事纪录片之先河。抗战时期,夏衍、田汉等在汉口成立中国电影制片厂,成为当时用文艺鼓舞战斗的要地。新中国成立,武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洪湖赤卫队》成为不朽经典。近些年,武汉成功举办大学电影节、中澳电影季、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等活动和近百场影展,武汉电影产业呈现快速复苏发展态势。
四是武汉电影科技及文化创新基础较强。首先,武汉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实力雄厚,对于电影技术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发展电影产业也是武汉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应用领域。其次,武汉是大学之城、青年之城,基于年轻化、多元化、跨界化的文化创新在全国业内具有较高地位。近些年与电影的相关的沉浸式产业、剧本杀等新场景、新业态大量出现,已经具备了电影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
■ 让电影与武汉这座城市融合发展
武汉发展电影产业,应以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区为统领,以电影技术创新基地为突破口,以讲好荆楚历史人文故事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故事为着力点,积极构建电影工业体系、市场体系和人才体系,打造创新型影视产业集群,努力将武汉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电影创制基地、电影技术创新高地,以电影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强市建设和城市影响力的提升。
一是强化“立足武汉、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思维,结合武汉实际,编制武汉电影产业发展规划,推出适合武汉的电影产业政策措施,支持在武汉电影的拍摄、制作和发行。二是塑造武汉电影节品牌,深化城市烙印,健全电影产业发展评估,促进影业总部集聚。三是学习借鉴先进的影视产业发展经验,使武汉成为集电影拍摄、后期制作、电影衍生产品开发生产、电影旅游、影视经纪代理等多类型、多样化、多品种的产业机构集聚地。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着力培育新型电影企业,使武汉成为电影产业机构的集聚地。五是相关高校整合资源,布局影视教育,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六是促使电影场景消费落地,延长城市IP的电影生命周期,形成完整的消费产业链。
(作者单位为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王光艳、武汉大学艺术学院郭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