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光明日报:破除“唯论文”顽疾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光明日报:破除“唯论文”顽疾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近日,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订并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科技评价中要实施分类考核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矫正在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的不良导向。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要求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

上述两个文件,侧重点虽略有不同,但都剑指“唯论文”及其流弊,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破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进一步落实,有助于推动解决“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等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不管是在科技评价体系中,还是在科研评价体系中,“唯论文”现象严重。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等,在项目评审、科技奖励、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诸多方面均已成为核心指标。这种“唯论文”导向,在科技评价中没有做到分类评价、注重实效,在科研评价中没有做到定性与定量结合、综合评价。

实事求是地讲,论文的重要性非常高,在全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科技界、教育界、学术界没有不重视论文的。论文在世界各国都是衡量科技创新、学术成就、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在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但一个“唯”字,则意味着论文至少是决定性的指标,间接意味着除论文以外的其他工作,即使不是可有可无,也肯定不是那么重要。更值得警惕的是,由于论文成了“命根子”,围绕论文发表产生了无数怪象,形成了一条由代写论文的“枪手”、代发论文的中介和收费的期刊等共同形成的灰色产业链。

“唯论文”的评价指挥棒,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以论文发表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败坏学术风气,扭曲了正常评价,背离了学术初心。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评价、评定、评审和奖励机制,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些问题频生的发动机。因此,改变“唯论文”的科技评价和科研评价机制,更多发挥代表作、同行评议、分类评价等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破除“唯论文”不代表论文不重要了,论文是学术界的“通用货币”,是国际科技竞争和科研竞争的必需要素。如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所称,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不发表论文的学术界是不存在的,不发表论文就不可能在国际学术界有中国声音。矫正“唯论文”及其流弊,要谨防产生与国际学术界脱钩的问题,继续鼓励中国学者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我们需要在破除“唯论文”中寻找更有效的评价机制,更好地服务于科技评价、科研评价、人才评价等事关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事项。

(作者:任孟山,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

院办电话:027-82630092   地址:武汉市发展大道495号   传真:027-82630092   邮编:430019
版权所有: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鄂ICP备09008587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9号
Copyright Wuh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版权所有 @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电话:027-82630092 传真:027-82630092
地址:武汉市发展大道495号 邮编:430019
鄂ICP备09008587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979号